指导教师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人才培养 » 指导教师 »

林晓凡

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/2021-08-11

个人简介:

林晓凡,教育技术学博士,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, 硕士生导师,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,粤港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联盟执行主任。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科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教育部和省级课题。在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》《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 》《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》《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》《Information Science》等SSCI和SCI来源的重要国际期刊和《中国电化教育》、《电化教育研究》等CSSCI来源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,出版著作多部。部分成果获学术奖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、二等奖(2017年度;2019年度), “挑战杯”科技竞赛国家二、三等奖(2013年度;2015年度)。

 

研究方向:科学与智能教育学习研究(移动学习;增强现实技术学习;人工智能教育);基于ICT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;核心竞争力研究

电子邮箱:linxiaofan@m.scnu.edu.cn

 

一、学术论著(部分):

1.  彭林华,林晓凡.基于滞后序列分析的智慧课堂教学行为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21,31(07):55-61.(CSSCI)

2.  凌小兰,林晓凡,罗若男,秦沛乐.面向学生元认知能力的“预测-观察-解释”式增强现实体验教学模式研究[J].教育现代化,2020,7(36):136-139.

3.  林晓凡,朱倩仪,吴倩意,申伟鹏,王佳慧.增强现实体验式教学资源的科学教育应用:策略与案例[J].中国电化教育,2019(09):60-67.(CSSCI)

4.  曹宇星,吴鹏泽,林晓凡,贾天龙.基于自适应学习需求的聋人视频无障碍字幕设计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19,29(07):99-105.(CSSCI)

5.  林晓凡,刘思琪.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直播教学策略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19,29(03):99-105.(CSSCI)

6.  林晓凡.PISA视域下的科学素养:内涵、跨国分析与实践反思[J].世界教育信息,2018,31(19):11-14.(CSSCI)

7.  林晓凡,张敏,谢桢桢,陈晓彤.从应用、融合到创新:AR数字出版的阶段分析与发展策略[J].科技与出版,2018(10):147-152.(CSSCI)

8.  林晓凡.教育信息化2.0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策略研究——以粤东地区为例[J].教育现代化,2018,5(40):188-189.

9.  林晓凡,胡钦太,梁中梅.基于TPACK的STEM教育优化研究[J].中国电化教育,2018(09):24-30.(CSSCI)

10.  林璇君,林晓凡.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改革启示[J].教育现代化,2018,5(35):64-65.

11.  胡钦太,林晓凡,郭锂.面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慕课应用模式研究——基于中国24个地区1449份样本的调查分析[J].电化教育研究,2018,39(06):61-66+97.(CSSCI)

12.  林晓凡,胡钦太,张映能,黄柳慧.一种提升学生21世纪技能的路径——基于混合式移动学习活动的实证研究[J].中国电化教育,2016(11):39-44.(CSSCI)

13.  林晓凡,胡钦太,邓彩玲.基于SPOC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[J].电化教育研究,2015,36(10):46-51.(CSSCI)

14.  胡钦太,林晓凡.面向服务的MOOCs分析与教学设计研究[J].中国电化教育,2015(01):39-43.(CSSCI)

15.  胡钦太,林晓凡.面向社会教育的MOOCs应用模式及优化设计研究[J].电化教育研究,2014,35(11):30-36.(CSSCI)

16.  林晓凡,胡钦太.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混合学习社群协作策略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14,24(10):73-80.(CSSCI)

17.  胡钦太,林晓凡.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[J].电化教育研究,2014,35(05):5-10.(CSSCI)

18.  胡小勇,林晓凡.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[J].中国电化教育,2011(07):78-83.(CSSCI)

19.  林晓凡,陈惜刁,林晗.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个案——以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为例[J].中国信息技术教育,2009(17):92-94.

20.  Lin X F, Tang D, Shen W, et al.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technology-assisted teacher support and technology-embedded scientific inquiry: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hardiness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, 2020, 42(8): 1225-1252. (SSCI)

21.  Lin X F, Tang D, Lin X, et al. An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’ perceived learning practices and associated self-efficacies regarding mobile-assisted seamless science learning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, 2019, 41(18): 2675-2695. (SSCI)

22.  Lin X F, Deng C, Hu Q, et al.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' perceptions of mobile learning: Conceptions, learning profiles, and approaches[J].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, 2019, 35(3): 317-333. (SSCI)

23.  Hu Q, Han Z, Lin X, et al. Learning peer recommendation using attention-driven CNN with interaction tripartite graph[J]. Information Sciences, 2019, 479: 231-249. (SSCI, SCI)

24.  Lin X, Liang J C, Tsai C C, et al.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-regulated learning i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s towards web-based continuing learning in the airlines workplace[J].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 2018, 34(1). (SSCI)

25.  Lin X, Liang J C, Tsai C C, et al.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-regulated learning i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s towards web-based continuing learning in the airlines workplace[J].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 2018, 34(1). (SSCI)

26.  Lin X, Hu X, Hu Q, et al.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a teachers'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[J].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, 2016, 47(2): 302-319. (SSCI, SCI) 

27.  Lin X F , Hu Q . Trends in E-Learning Research from 2002-2013: A Co-citation Analysis[C].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. IEEE, 2015. (EI)


二、科研项目(部分):

1.  2021年1月起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项目编号62007010) "智能增强现实学习环境中师生双向支架匹配机理与评测研究",在研;

2.  2019年5到2021年4月,参与广东省教育科研"十三五"规划课题(项目编号2018GXJK025) "以STEM跨领域课程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";

3.  2019年1月1到2020年12月,主持华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横向项目,"以信息化促进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";

4.  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,参与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,"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";

5.  2018年11起,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(项目编号18ZDA334)"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研究";

6.  2017年12到2021年4月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"十三五"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(项目编号GD17XJY18) "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人才核心素养提升模式研究";

7.  2017年11到2020年12月,参与广东省教育厅"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";

8.  2017年2月到2017年4月,参与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(项目编号17JF019) "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体制研究";

9.  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,主持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,"移动环境下学习互动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实证研究";

10.  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,参与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(项目编号11JDXM86001)"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及其传播模式研究"。

 

三、获奖(部分):

1.  《信息化能否促成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结果公平?——基于近六万份数据的纵向实证研究》获第九届“挑战杯”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(指导老师)(2021年);

2.  Learning peer recommendation using attention-driven CNN with interaction tripartite graph》: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奖特等奖(2021年5月已公示完毕;排名第三);

3.  “两贯通六维度”

4.  《教育传播学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:获2020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获奖证书二等奖;

5.  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a teachers'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》:获第八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(2019年;排名第一);

6.  《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及其传播模式》:获第七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奖一等奖(2017年;排名第二)。